Hi, 寰球人才网欢迎您! 免费注册

丰收的人才改革“试验田”

发布时间:2019-02-22

山东省德州市建设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的创新探索

近年来,山东省德州市坚持走“产业聚人才、人才兴产业”之路,探索了后发地区人才工作跨越赶超的特色路径。

“聚天下英才,赴德州之约”。最近,第三届“智汇德州”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在德州举办,活动共吸引国内外各类人才4000余人,其中院士、高端专家等高层次人才700余人,共达成重点签约项目114个,涉及金额350多亿元。

近年来,德州市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硕果累累,特别是2017年9月德州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获批省级试点以来,这块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“试验田”,处处跳跃着创意创新的美丽音符,谱写出创业创富的丰收乐章。


特色化路径——推进人才产业发展相得益彰

德州积极创新人才政策,策划重点工程,引进培养高端人才,推动产业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、互促共进。

产业人才工程精准推进。精心打造“现代产业首席专家”工程,按照“领军人才+创新团队+优质项目”的模式,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全职来德州发展的领军人才,还遴选扶持领军型团队16个、高层次人才129名,为全市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企业主体地位持续提高。出台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“12条”办法,先后评选两批74名“德州市优秀企业家”,让他们列席重要会议、参加干部推荐、享受医疗保健待遇。实施“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”,每年遴选优秀企业家到国内外发达地区、知名高校、领军企业学习培训。2018年9月份,德州市组织全市18名来自智能制造业与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民营企业家到德国研修学习,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人才意识和创新素养。

政策实施效能大幅提升。相继推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“黄金30条”“改革25条”,市财政每年列支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,并且上不封顶、保证需要。政策出台以来,市本级已兑现落实人才奖补资金3.5亿元。汉格威新能源汽车电控制造有限公司引进5人研发团队,平均年龄仅33岁,但拥有16项发明专利,7项核心技术国际领先,市里专门启动“一事一议”程序,给予扶持资金2000万元。

一体化推进——构筑协同发展战略格局

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山东省“一区一圈一带”重大战略机遇,积极承接人才资源外溢辐射,打造便捷迁移、顺畅往来,协同利用、互益开发的区域性人才智力集散枢纽。

协同创新体系愈发完善。按照“总部在京津、基地在德州,研发在京津、转化在德州”的思路,深入开展“招研引学”活动,深化大院大所对接合作。目前,全市1100多家企业单位与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,京津冀鲁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等先后落户。

互融互促渠道越来越广。成立京津冀人才资源对接办公室,推进与京津冀人才培养、干部挂职、成果转化等方面协作。连续举办三届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,转移转化科技成果400余项。牵头成立京津冀鲁高技能人才联盟,吸纳四省市重点技工院校、社团组织、企业等91家单位为会员,实现区域高技能人才信息共享、协同共赢。

柔性引才工作硕果累累。研究制定《德州市“假日专家”工程实施办法》,支持用人单位低成本、高效率引才用才,支持各类人才不变身份、不转户口、不转工资档案、不计时间长短,自由便捷来德州创新创业,不断放大“1小时人才圈”效应。一大批人才常年来往于高校院所与德州市之间,兼职开展服务和创新创业。

国际化视野——延展海内外引才触角

把引才工作置于世界格局中来审视,积极融入国际创新网络,聚天下英才,促创新发展。

拓宽海外引才渠道。加强与海外华人组织、人才中介组织的联系对接,与海外多个国家同学会、同乡会建立合作机制,还在国外建立5家国际人才引进与智力合作海外工作站,聘请1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为“引才大使”,支持希森集团在英国、奥冠公司在德国、松果新能源汽车在韩国设立离岸研发中心,构建起链接全球的揽才用才网络。

搭建合作交流平台。依托中国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引智试验区,每年举办“外国专家德州行”活动,对接引进外国专家219人。精心打造“智汇德州”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品牌,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,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、近8000名人才与会对接,达成合作项目500余个,“智汇德州”活动品牌知晓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。

最大化放权——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

坚持把“放权松绑”作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目标,积极放手放权、有序放开放活,着力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壁垒和政策性障碍。

放开管理权限。开辟人才落户绿色服务通道,在全国率先探索将户籍业务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基层派出所,简化审批流程,缩短办理时限,为200多名人才就近办理了落户。启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管理服务系统,用人单位在市内即可实现全流程办理。

放活引才主体。制定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管理办法、高层次人才特聘办法,开辟直接办理人员聘用和岗位聘用的特殊通道,事业单位特聘高层次亟需紧缺人才,可以自己说了算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,在全省率先增设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岗位,率先将工程技术中级评审权限下放到县市区。创新事业单位引才机制,市直单位每年拿出100名事业编制,面向重点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,目前已引进博士31人、硕士94人。

精细化服务——打造人才工作良好环境

坚持用心服务、倾力支持,着力打造以制度、环境、服务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优势。

优化服务环境。依托市、县人才综合服务中心,建立“总揽式、全程化”人才服务专员队伍,为用人才单位和人才提供“一站式”便捷服务。建成市级“一网一库一平台”信息化办公系统,近30项服务实现网上办理、限时办结,真正让信息多跑路,让人才少跑腿。

实施安居工程。构建“购、租、补”三位一体的多渠道人才安居体系,按照“拎包入住”标准,建成70万平方米、1万多套人才公寓,人才入住享受租金减免。符合条件的大学生,自购首套住房贷款额度放宽至现行限额的4倍,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标准放宽至现行标准的2倍。


(通讯员牟永来、顾翔宇为稿件提供了素材)

(来源:《中国人才》杂志2018年第11期)


全国咨询热线 021 6531 0803

关注公众号

联系地址: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335号 联系电话:021-55666889 ICP证:沪ICP备18038596号-1

Copyright @ 2013-2014 上海晋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:上海摩彼

个人登录 企业登录

忘记密码

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